虽然在危机肆虐的2009年,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快速的经济增长,年度“保八”的发展目标将会顺利实现;虽然世界经济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强力发展拉动下,出现了复苏的迹象。但这些成绩的取得,并不能掩盖国内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。
中国经济在实现3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,在钢铁、煤炭、水泥等众多产业形成了产能过剩严重的局面。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及整顿治理下,产能过剩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好转。产能过剩的状况依然严峻。
而在产能过剩的状况下,国内出现了“国进民退”的企业兼并热潮,大量的产业产能被集中到了少数的国有企业手中。而其中,尤以近期山西煤矿的产能重组引人注目。
山西的煤炭开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,但众多中小煤窑的存在,使得我国煤炭行业也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。在对其进行整合的过程中,大量的中小煤矿被进驻的国有资本所吞并,形成了“国进民退”的局面。
在此过程中,变卖煤矿或者入股成为中小煤矿主的两种选择,而这两种结果都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。
但在国有资本的强大压力下,相当多的民间资本被迫从煤矿中撤出,成了尴尬的存在。
同时,由于民间资本的逐利性和短视性缺陷,大量的闲置资金将对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隐忧,尽管这种隐忧还没有大规模显现。
经济危机的蔓延,使美国经济受到了重大打击。在美国经济形势困顿,经济复苏迹象仍不明朗的情况下,美元市场依然疲软。受此因素的影响,国际金价出现了迅猛的上涨势头。这极大的刺激了前煤企老板,怀着对矿山的狂热追求,大量资本开始涌入对金矿矿山的激烈争夺中,奔波于国内外的矿山企业之间。
手握超级游资的前煤老板们,成为日益壮大的炒金矿大军中的新主力。而这些前煤老板们的赌徒心理,又使得他们从投资买矿开采变为炒卖采金证。在狂热的矿权炒卖中,金矿的泡沫也在迅速形成和放大,但狂热炒作中的老板们似乎并没有在意这一点。
应该说,是大量存在的中小企业主对财富的狂热追求,使中国经济形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的局面。山西对煤矿开采秩序的规范整顿,在一定化程度上是成功的,但却忽视了对于民间资本的去向安排。大量民间资本变成了游资,增加了国民经济的不稳定因素。
山西煤矿整顿过程中展现出的对于民间资本去向问题的忽视,应该成为未来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整顿过程中着重注意的问题。相对于煤炭行业,中国的钢铁产能也存在着严重的过剩问题,大量中小企业和落后产能的存在,使中国钢铁产能问题的解决困难重重。
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,需要民间资本的更多参与。国有企业与国家财政的千丝万缕的关联,使中国在今年严重的“双反”贸易调查中,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。虽然目前的状况,使大量的民间资本陷入了尴尬的境地,但长远来看,民间资本将是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。而眼下如何促进民间资本作用的转变,如何解决民间资本的未来去向问题,将是产能过剩行业一个无法绕过的问题。
|